幼升小,是孩子人生第一个迈入社会的门槛,注定会遇见不适应、绊脚石等挫败的时刻,区别在于有准备的孩子和没准备的孩子应对完全不同。
我们先来看一下幼小衔接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哪些特征。
一、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的特征
对于要上一年级的儿童(6~7岁)来讲,首先,这个时期孩子们已经有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,可以自行判断事物。对于外在事物有自己的分析能力,喜欢用自己的方法。
在语言方面可以很好的运用词汇,语言根据自己的心理变化而表述出来。可以很明确的表述一件事物,也会直抒心中的感受,将喜欢、讨厌等直接表达,不会考虑到对方的感受。心理特点发生变化,逐渐趋向成熟。
在心理特征中的认知方面,这个时期的儿童,比较敏感,趋向大人的思维。所以,有些不适当或是他们不愿意听到的语言要尽量避免在儿童面前说起。
同时他们的社交能力也明显提高,可以自行组织游戏活动,理解游戏规则。家长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,进行正确指导。
二、幼小衔接阶段父母遇到的问题
对于幼小衔接这个阶段,父母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问题:
1、拖拉磨蹭
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,孩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,原来在幼儿园迟到了就迟到了,不去了只要家里有人带就不去,可上小学后学校对纪律的要求要高的多,可孩子一下子适应不过来,所以从早上起床、洗漱、吃饭、出门再到晚上回家做作业,每个环节都充满了着急、催促,而孩子越催越慢,而最后升级为与孩子的对抗,亲妈秒变后妈。
2、担心孩子在学校受欺负
从学校回来发现孩子身上有伤痕,这下不得了,一系列的询问,是谁打的,怎么打的,你怎么不打他,有没有告诉老师,下次再打你就……孩子估计都忘记这事了,家长心里确把这当大事,这以后怎么办啊,在学校被欺负可不行啊,要不要找老师说说这事....晚上睡不着了。
3、担心学习跟不上,纠结要不要报补习班
看着老师在群里表扬这个孩子,表扬那个孩子,唯独没有自己的孩子。这下着急了,这一年级都跟不上,后面到高年级可咋办?现在打基础,千万不敢落下。咱班那谁在哪报的学而思,谁谁从幼儿园中班就开始学英语,人家都学好几年了,咱要不也报个班补一补。
4、孩子放学在托管班是否吃得好,睡得好
幼儿园时上午一送,下午下班才接,小学生中午要接送,午饭午休对于上班的父母来讲只能依靠托管班,可校外的托管机构是否放心,孩子是否能吃好,中午是否好好睡觉,上班时父母的心还在孩子身上。
5、担心孩子融入不了新环境
从原来生活了三年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中走出,到小学校园新环境、新知识、面对陌生的老师、同学以及比自己大的高年级大哥哥,大姐姐,孩子是否适应,能否和同学和睦相处,是否能融入新环境,也让父母很忧心。
三、如何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
1、大人引导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准备
上学学习是这一阶段孩子的一种心理需要,他们具备了上学的条件,能料理自己,有独立活动的能力,但是,在他们心目中的上学,还着有些“游戏”中的味道,只是得和自己游戏中的上学是一样的,不知道上学有很多的具体要求。所以大人要给孩子提前沟通,以绘本的形式、参加体验的形式让孩子从心理有个准备。
2、好习惯比学知识重要
在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儿童,好习惯的养成比学到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,好习惯事半功倍。好习惯包括生活、学习、安全各方面。生活中守时守信,当然父母引导方式很重要,在这里推荐大家学习《正面管教》育儿体系里的工具,有限选择,日常习惯表、选择轮等都可以帮助父母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。
学习习惯,速度大于质量,对于速度的要求高于对作业质量的要求,先有速度再有质量,随着后期孩子作业越来越多,不能快速完成,孩子压力会越来越大,写到晚上十点十一点,孩子没有玩的时间,就会影响孩子学习兴趣。作业速度上来后第二阶段要求质量。前期父母用心给孩子把习惯养好,后面的学习水到渠成。
3、安全永远是头等大事
告诉孩子除了固定的接送家人外,其他谁接都要和爸妈确认,随身挂着安全哨,紧急情况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救援。
引导孩子在学校被欺负,一定要告诉家长,避免校园霸凌。但如果只是朋友间的误会受伤,就没必要大惊小怪,我们自己在家带孩子也会受伤,小孩成长过程中磕磕绊绊很正常,孩子已经不在意,就不用在上纲上线了。
4、关于孩子学习跟不上,是否要报补习班
个人经验一年级课程设置都根据儿童自身发展的阶段设置,难易程度适合这个阶段,因有的小孩在幼儿园有上过拼音、20以内计数,所以适应能力比较快,而没有上过的相比较而言接受慢一些,一般在两个月左右就可以赶上来,没有必要去补习班。当然如对孩子有更高要求的除外。
5、选择正规托育机构
如学校不能提供午休和午餐的,家长又因上班无法接送,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的托育机构,除了提供午餐,还有一些培养孩子习惯的活动,如阅读、讲故事等,午餐后孩子也可以充分休息,保证下午上课的质量。
6、融入新环境
孩子的适应能力超出我们想像,他们有自己的择友标准,只是需要一点时间让孩子适应,从生理发展上,他们大脑和神经系统已经发展完善,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评判标准。这个阶段已经具备了上小学的能力,所以相信孩子,只是有的孩子适应时间长一些,有些适应稍快一些。
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,孩子步入人生的新阶段,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个过程。感受生命和旁观生命是两种不同的认知形式,所以一起去感受这个阶段,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是让孩子作为旁观者,让他去亲身经历是在感受这个阶段,他的内心在成长。
幼小衔接这个阶段不要把学知识当成首要任务,让孩子自己发现事物的秘密,认识客观事物,这种认知由兴趣引导,发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。这样孩子才能具备学习力,而学习力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品质。